:::最新公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公告者
  環境教育  (公告編號:553)
日期
  2025-10-28 08:38:57
官田田螺精¬復刻神怪現場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課程名稱



官田田螺精¬復刻神怪現場



實施日期



114.03~04



教學目標



本課程從閱讀文本開始,並以戲劇的方式來闡述故事發生,使學生對於文本與在地水文地理的連結脈絡關係。利用GOOGLE衛星地圖前往文本發生地葫蘆埤踏查,紀錄今日之風采、功能、生態、遊憩。藉由以往圖像與想像、顏色及造形複刻重現神話所發生的場域。



進行方式



建構在地傳說


1教師介紹山海經的圖像


2當代藝術中山海經圖像運用


3神怪圖像象徵與造形關係


4設計官田妖怪圖像


官田葫蘆埤神怪模組化設計


1.以鐵絲、廢棄物填充公仔內部架構。


2.以報紙製作紙漿備料。


官田妖怪塑型


宮內結構完成之後,外表以紙漿+白膠進行塑形。


2.運用刮刀壓實紙漿,並且可做細部處理。


官田妖怪彩繪



成果描述



1.教師說明循環經濟理念、提供典範學習作品。


2.利用校園中之廢棄紙張為基底材料。


3.認同在地臺灣神怪文化,運用文化歷史脈絡之昔日圖像與想像、顏色及造形創作。



實施心得



1.結合美感課程發展,以官田鄉野的「田螺精與泥鰍精」神怪為本,使學生了解地方神怪傳說與地方風土連結關係,上學期利用GOOGLE地圖按圖索驥:走讀神怪現場-葫蘆埤,反思歷史文化與現實生活場景之關係,藉由古地圖的想像與山海經先人創造智慧引領,複刻官田田螺精與泥鰍精神怪發生場域。下學期,利用廢棄紙張製作紙漿材料,讓學生天馬行空型塑造在地傳說妖怪,以發展台灣妖怪美學。


2.實際操作中學生必須掌握紙漿與白膠的比例關係。避免一次堆疊不要太多,容易崩塌,以分次堆疊為宜。另外,堆疊前以噴霧器噴濕,再施作,其黏合力較佳。



學習者心得



1.喬琳:很難想像廢棄紙張竟然可以打成紙漿之後,變成可塑性材料,比紙黏土還好用,且又環保。


2.婕愉:我們設計在地傳說的神怪造型,利用校園廢棄報紙紙箱紙張,打成紙漿,再加上南寶樹脂塑型,最後以壓克力顏料彩繪想像中之神怪本尊。







連結圖示連結
  無
附件圖示附件
 * 附件1 114官田田螺精¬復刻神怪現場.odt